这是一种技术的进步,同样大花楼织机,也是全世界范围内,机型最庞大、结构最巧妙的机械,可以满足了整幅妆花织料的织造要求。
如此复杂的器械,即便是按图索骥,也很难去仿造。
朱翊钧仔细研究了下这个大型的机械,他看不太明白,但没关系,工部已经做出了样机,到了廷议之后,演示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物极好,一年能做几台?产量如何?织布几匹?”朱翊钧详细询问了起来,东西是好东西不能规模生产都是白瞎,好在这个楼车是全木质结构,量产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而且织布的效率相比较之前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花纹可以更大更多样。
机杼声声劳作忙,经纬纵横织华章,这台提花织机,也是大明手工纺织业纵向规模和横向规模的体现,是大明商品优势的一部分。
大花楼提花织机现在还只用在丝绸之上,至于棉布,还享受不了这等机械去织造。
大司徒和少司徒两个人看着那织机图,沟通了很久,张学颜看着汪道昆问道:“那岂不是说明年卖给泰西的丝绸价格会更高?流入的白银会更多?泰西的大帆船携带白银是有数的,可是咱们大明远洋商船携带货物,可是我们自己决定。”
“好像是这样的!”汪道昆一愣,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本来想着献个祥瑞,换取圣眷,结果可到好,圣眷的确换到了,压力同样也增大了。
“可以不带过去。”朱翊钧笑着说道:“大司空压力不要那么大。”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
技术进步是值得鼓励的,即便是不带到海外流入更多的白银,也是大有用处,比如最近用于官船的团龙旗,就可以用大花楼去织造,等到洋人见到了大幅精美图案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的想到得到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