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当初赵匡胤的黄袍是自己披上的,还是别人帮他披上的,根本没有任何讨论的意义,陈桥兵变是赵匡胤披着黄袍,只要这个事实成立就足够了。
高启愚是否受到了张居正指示,也不重要,只要这件事发生了,就是一根刺。
朱翊钧被王锡爵这套组合拳打的一时愣在了原地,说实话,他无法反驳,也不打算反驳。
诸葛亮那样的人,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就一个孤例。
朱翊钧是个很强势的君主,而张居正也是个很强势的首辅,一山不容二虎,亘古未变的道理,而且朱翊钧已经和张居正在某些政令上,产生了政见分歧,虽然只是分歧,但是随着皇帝的长大,很显然会出现一些更大的分歧。
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引起的质变。
王锡爵的所有论述,都是围绕着一件事展开,巩固皇权,这也是复古派们的拿手好戏,而今天王锡爵的这番奏对,着实让朱翊钧见识到了复古派的实力。
严丝合缝的论述。
“王学士所言,说徐有贞摇唇鼓舌,那王学士这番话,何尝不是摇唇鼓舌呢?用没有发生的事儿,凭白诬陷?”朱翊钧选择了蛮不讲理,直接扣了一顶诬陷的帽子。
王锡爵再拜,振声说道:“陛下,没有发生的事儿,臣也不愿意看到发生,天倾地覆之时,张先生一世忠贞美誉,春秋论断,定以为张先生为权臣也。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留潞王在宫中。”
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你说先生费这个劲儿,倒腾这些新政做什么啊,他和严嵩、徐阶、李春芳、高拱一流,那样便是,弄什么新政呢?吃力又不讨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