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正衙钟鼓楼?花了多少银子?”朱翊钧看着一座拔地而起的钟楼,询问李乐、王谦等人。

        “完全仿京师所建,花费五十四万银。”李乐颇为自豪,这是他到松江府后建的,而且比京师那座便宜了足足一半还多,而且建的更好,外墙全都是汉白玉,更加端庄典雅,更加契合陛下的尊贵身份。

        王谦比李乐更了解陛下,王谦一听就知道,陛下是心疼银子了,他赶忙解释道:“陛下容禀,不是钟鼓楼花了五十四万银,这座钟鼓楼下是松江大学堂天文院舍,包括天文院的天文台,营造总花费了这么多。”

        陛下心疼银子不假,但只要物有所值,陛下还是会认同的。

        “如此,很好。”朱翊钧一听,立刻满脸笑容的说道,一座钟鼓楼、一个天文院舍,还有配套的天文台,这么点银子真的不多,证明松江府确实有钱,但并没有浪费。

        花钱是必要的投入,浪费才是可耻的。

        黄浦江行宫,远比京师的通和宫更加豪华,就是园林的景致,都要比通和宫精致许多,这是自然禀赋造成的,京师的水土,要做到这个地步,要花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

        朱翊钧只休息了一天,就开始上磨了,他到松江府是来办正事的,他召见了松江府、应天府所有官员,了解情况之后,又让赵梦佑带着许多缇骑把情况核实,七天后,足足十七条圣旨下发。

        禁聚谈讲学、校园禁奢令、学子入学六月军训、私塾家学办学核准条规、私教教材统一、师范规范、校园禁止传教,仅仅文教方面,就有七条政令。

        私塾家学办学,以后不能蛮荒生长了,需要得到朝廷的准许,才拥有办学的资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