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大明的问题,大唐也有这个问题,比如白居易就写过一首诗,描述这种社会现象。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归;近代多离乱,婚姻多过期。
婚娶既不早,生育常苦迟;儿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按照唐律,男十五,女十三,就要听婚嫁,但白居易见到很多人,三十岁才成家立业,女子也是二十岁才会有归宿,婚姻严重超过了律法规定年限,结婚晚,生育迟,儿女还没长大,父母就已经老了。
对于家庭如此,对于社会也是如此,社会的青壮年还没长大,老一辈年纪已经大了,家庭出现的问题欲报亲不待,孝心无所施。哀哉三牲养,少得及庭闱,在社会上也会普遍出现。
中国自古以来,最小的社会单位都是家庭,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既然一切经济问题,都是人口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让人愿意生孩子,就成了朝廷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而姚光启则提出了一个骇人的解决办法,减轻推行丁亥学制的力度,或者说,减少普及教育的力度。
如果朝廷还要以现在的力度,继续推行普及教育,不想用这种懒办法,那朝廷要做更多的准备,做更多的事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