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祯的目的,是为了让匠人有软肋,家庭、妻子、孩子都是匠人的软肋,软肋越多,枷锁越多,就越容易拿捏,更加容易听命行事。

        身股制、工盟、匠人大会这三个制度,让匠人们在官厂的地位上升,对于总办、会办、代办这些官吏而言,就是不太好管理了。

        但话又说回来。

        官厂都分房了,也有自己的三级学堂,到这一步,赵士祯那点不怀好意,怎么看都不算什么了。

        匠人们又不是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住坐工匠们对官厂外的世界非常了解,那些民坊主们制定的那些苛刻条款,可谓是让人瞠目结舌,发薪是借债,离开要还债,从业要赔付,简直是骇人听闻!

        官厂是朝廷调节劳资矛盾的重要工具,官厂对大明生产关系的改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六月,泰西的大帆船再次到港,这一次到港的大帆船,终于不再只是葡萄牙的船队,而是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格兰四国的船队。

        尼德兰、英格兰的船队,过马六甲海峡,从西而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船队从东而来。

        其中英格兰的船队被拦在了琉球,尼德兰、葡萄牙、西班牙船队被准入到了松江府新港。

        英格兰使者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他们好不容易打通了航线,漂洋过海,因为引航技术落后,足足一年才抵达了大明,却被大明拒之门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