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算明白账,但他算不明白人心。
比如每天有200斤粮食、50斤肉,分给100个人,那每个人每天有2斤的粮、半斤肉才对。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给出了平均分的指令,但人不完全按照他的指令做事。
大明锐卒每天要拿走八斤粮、两斤肉,这很合理,毕竟大明锐卒是统治阶级,这是必须多拿的地方,因为熊廷弼需要他们维持安定;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分配这些口粮的倭人,这些倭人管事要每人拿走四斤粮、一斤肉,这也很合理,管事们管着口粮的分配,不多拿多占,根本不是人;
还有要采矿的窑工,他们也要多吃多拿,不吃肉,干不动重体力活,无论是采银还是炼银,都需要力气,他们一个人要拿走3斤粮、半斤肉,采不出足额的白银来,全都等着大明皇帝的怒火吧;
而占据了多数、干农活的倭人,往往等上面的人拿完了,才能分到粮,而他们面前只有四十斤粮了,这个时候,公开公正,先到先得,可以开始领了。
大明锐卒、倭人管事、采矿窑工,在这一百人里大约占11人,而这11个人往往要拿走160斤粮,50斤肉,只剩下40斤粮,分给干农活的倭人。
就这,剩下这89个干农活的倭人,还要再分出个三六九等来。
这一下子,一个一人分两斤粮、半斤肉的简单模型,无法执行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