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指令法破产,还不是分配不公,大明打下来这片地方之后,这七个城,一共加起来不到三万人,随着逐渐安宁,从出云城到长门城的丁口,快速增加到了四十四万。

        人这么多,熊廷弼就两个师爷,还有一个要专管银矿,这指令就很难下达了。

        算不清,算不明白,熊廷弼就不算了,直接换了玩法,那就是均田法。

        只要每年交够白银,熊廷弼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他朝令夕改,所有人都得遵从。

        熊廷弼的均田法大获成功,而他的赋税也很低,三公七民,就是收成的三成要归代管所,剩下七成归民自用。

        因为之前的武士、名田主们都被沉了海,均田法和税赋,都能大体按照他的规划进行,倭人管事,当然会巧立名目,但也比倭国大部分地方要强太多了,毕竟倭国的税率是:八公二民。

        熊廷弼面前就有几个苦恼。

        第一就是极乐教的传播,哪怕是熊廷弼严厉打击,这极乐教还是不可避免的传播进来了,因为这七城都有大量的游廓,就是倭国娼馆,娼妓,是极乐教传教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二就是贫瘠的物质条件,实控区内能生产的东西不多,像棉布、笔墨纸砚书、绸缎、毛呢、香料、盐等等,都要仰赖大明供给,石见银山的白银,多数都换了这些东西;

        熊廷弼也试过本地生产,但是成本比大明货物到港的价格还要高,最后全都是不了了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