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奏闻了辽东垦荒的田亩数,辽宁、吉林两地,登记在册田亩数为514000顷田,而丁口数只有区区的四百万人,四百万包括了妇孺和老人,人口严重不足,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劳动强度的极限。

        大明一个壮丁精耕细作,最多就管理10亩到20亩,而有一头牛可以额外耕种25亩,四百万丁口,再加上耕牛、骡驴等,这51万顷(5110万亩)田土,也到了劳动强度的极限。

        “陛下,臣请圣旨,诏侯于赵回京,出任户部堂上官,辽东事儿,他最是清楚。”张学颜请皇帝陛下把侯于赵召回京师,管理辽东农垦局,对农垦事进行规划。

        张学颜本身也出身辽东,在辽阳做过巡抚,但大规模垦荒,是他离开之后的情况了,辽东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侯于赵必须要回京了。

        辽东垦荒事,陷入了一个困局,一方面土地已经达到了壮丁的劳动极限,一方面需要继续垦荒,扩大屯耕面积。

        明明已经到了劳动极限,还要垦荒,原因是还有源源不断的汉民涌入辽东闯关东,如果不垦荒,就会陷入旧田有主,新人无田可耕的局面。

        “侯于赵说他还没写完深翻。”朱翊钧沉默了下,问道:“非侯于赵不可?”

        侯于赵要在浙江写两本书,一本还田的《翻身》已经写完,一本防止还田令被破坏的《深翻》才写了一多半,侯于赵是个有始有终的人,他要写完,才肯回来。

        “陛下,由不得他了,浙江局面已经趋于稳定。”张学颜仔细盘算了下备选人才,最终还是认为侯于赵最合适。

        张学颜本来中意王家屏,但王家屏从未去过辽东,农垦局兹事体大,涉及到了天变这件大事,交给王家屏有失稳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