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拿起了朱笔说道:“自从松江府完成了商品经济蜕变后,整个松江府就沉浸在了一种完全富起来的氛围之中。”

        “很多清正的士大夫,为底层穷民苦力奔走发声,揭露社会仍然存在的严重朘剥现状,就会被打为反贼。”

        “这种氛围具体的体现,是竟奢之风蔓延,也压制了为穷民苦力发声、揭发朘剥的风力舆论。”

        “粉饰太平,不代表真的太平,饰胜之害,蛮夷常胜机要疏,讲的很清楚,饰胜只会导致了大明上下内外,刻意去忽视穷民苦力,说是忽视,其实是抛弃。”

        “朕是大明皇帝,是每一位大明人的皇帝,朕不能抛弃穷民苦力,否则终有一日,他们就会抛弃朕了。”

        “朕不止一次讲过,也要再次强调,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穷民苦力在内。”

        这就是陈准收银子写文章,依旧被皇帝特宥的缘故,但凡是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也没有。

        陈准愿意接触穷民苦力,并且愿意为他们写文章,揭发朘剥的现状,这就是有用。

        “这篇《背篓》转发邸报。”朱翊钧挑出一篇,刊登在了邸报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