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从万历维新的急先锋,成了万历维新的阻碍。

        没有人能够不犯错误,同样张居正的新政,也有一些错漏之处,他无法去做出改变,因为否定自己的过去,等于否定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这个时候,张居正是万分痛苦的,一方面,他要活着,保证万历维新的持续推行;另一方面,需要他死去,好让朝廷对过去的政令,进行查漏补缺。

        申时行对考成法适当的做减法,就是查漏补缺,但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门下,能做的实在有限,做的多了,就会被认为是同门内讧,被认为是机会,掀起更大的风波。

        现在,侯于赵愿意站出来,对新政查漏补缺,这对大明当然是天大的好事,当然对张居正而言,更是一件好事中的好事,能让他从这种痛苦的状态解脱出来。

        自从考成法开启后,大明一直在向上集中权力,忙碌的皇帝、灯火通明的内阁,日夜不眠的六部,把权力抓得死死的,这自然有利于大明皇帝的意志彻底贯彻,但一根弦儿绷得太紧、太久,一定会断掉。

        侯于赵提出了各省三司衙门筹建地方性官厂,就是进行试探性的对下放权,看看结果,如果不好,因为只是局部尝试,翻烧饼不会影响大局。

        一收一放,一张一弛,才应该是新政的节奏。

        朱翊钧朱批了侯于赵的奏疏,准许了他的请求,让他领旨办差,总领各省三司筹建官厂之事。

        “三娘子的奏疏。”朱翊钧看完了三娘子的奏疏,面露疑惑的问道:“朕不明白。”

        冯保眉头一皱问道:“陛下有何疑惑?这绥远不是挺安稳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