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十日,松江府举行了第一次拱宸堂公议。
收到了知单的棉纺商帮魁首、布行东家掌柜等一共二十七人,棉纺匠人把头七人、匠人二十四人、码头劳工十七人,在十日上午辰时,齐聚松江府衙。
朱翊钧没有收到邀请,但他还是早早的抵达了松江府衙,坐在拱宸堂的后堂,旁听了这次的公议会。
李乐和胡峻德听到陛下来了,立刻马上到府衙门前迎接,结果左等右等没等到人,才知道陛下是轻装简从,从后门进入了府衙。
显然陛下不想因为自己的出现,过度的干涉这次的公议会。
“你们看起来非常紧张。”朱翊钧满脸笑容,非常温和的说道:“任何制度在草创的时候,都会闹出笑话,有不足之处是正常的。”
“当初考成法刚推行的时候,也是错漏百出,不是考成太过严苛多数完不成,要么就是人情过重,考成时候,相互包庇,这才有了草榜糊名,底册填名这规矩。”
“臣等谨遵圣诲。”李乐和胡峻德再拜,到了前堂开始了这次的公议会。
铜钟三声响,门口的纠仪官检查了所有人,确保安全,才放人入了拱宸堂。
拱宸堂分为了左右两侧,每个人的人名都贴在了椅子上,依次入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