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朘剥的佃户,无法理解朝廷的政令,拒不配合,甚至还配合乡贤缙绅的鼓噪,反对朝廷还田,将田还给这些乡贤缙绅。
有的时候,认清自己的阶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清晰的认清阶级,建立更加明确的阶级认同,这对大明推行还田、推行生产关系改革,是一种的阻碍。
蜕变也需要时间。
这些个势要豪右、富商巨贾,雇佣的这些笔正,嘴脸越是丑陋,百姓们看的越是清楚。
“原来是这样。”李佑恭这才意识到自己年轻了,礼部放任这些杂报不管,别有用心,李佑恭摇头说道:“这些读书人,可真是太坏了。”
陛下日理万机没有精力,礼部官员专门管这些的衙门口,也没有这种精力?直到陛下说明白,李佑恭才知道,这又是读书人‘宽仁’的具体体现了。
“这篇文章,倒是写的不错,送到邸报刊发。”朱翊钧将一本杂报拿了出来,自己批注了一番,递给了李佑恭。
这篇杂报的题目是《心理轻重辩正》,整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不是俗文俗语,引经据典,非常非常的难以看明白,但其实非常有价值。
心学认为:先进的思想有了先进的制度,先进的制度下,才能发展出先进的生产力;
而万历维新以来的理学则完全相反,认为:先进的生产力,才能催生出先进的制度,才能诞生先进的思想;
而这篇文章的笔正,是翰林院的一名翰林,他觉得这种讨论完全没有任何的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