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转身离去,告诉了狱卒,让他们告知倭女,为何送走她们,有足够的理由,她们到了吕宋,就不会生事了,反而会更加虔诚,积极传播极乐教的教义,告诉南洋人,极乐净土就是大明。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姚光启收笔,他在写奏疏,他愣愣的看着这一行字。

        这是节选于《屈原列传》的一句,意思是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在劳苦疲倦到了极点的时候,就会呼喊老天爷,在极其痛苦的时候,就会呼喊父母。

        知县、知府、布政使、陛下,都是一方百姓的天,都是百姓的父母官。

        老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得找老天爷、找父母去帮忙,可这当官,当着当着忘记了自己是百姓的天,忘记了自己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被权力所彻底异化。

        那百姓去找谁呢?

        如何做好一方百姓的天,如何做好父母官,就是姚光启要搞明白的事儿。

        这么多年,这么多的事儿,陛下对官员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贪点拿点无所谓,但不能不做事,不能办不成事儿,不能把欺凌百姓当做理所当然。

        “凌部堂把我从京师带走的时候,告诉我,活着活着就活明白了。”姚光启自言自语了一声,继续写着奏疏,将极乐教的事情,详细的奏闻了君上。

        师爷看姚光启写完了奏疏,赶忙提醒道:“宰公(古代对县令的尊称),上海制菌厂,请宰公过去,抚台已经快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