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都拿了,包袱都甩到了海外,这就是大明千年以来天朝上国的道德吗?!”织田市有些抓狂,风韵犹存的姣好面容,都有些扭曲了。

        高启愚满脸笑容的说道:“不,这不是大明的道德,我不是说了吗?陛下承担了一切。”

        “黎牙实说:陛下伟岸的身影扛下了这一切,尤其是春秋史断对这些罪恶的批判,陛下不让道德审判陛下的万民和臣工。”

        “都是皇帝陛下的好大喜功制造了这一切,一如江南士大夫至今还在对太祖高皇帝、成祖文皇帝阴阳怪气一样,明明是当时所有人的共同选择。”

        “或许,日后天下万民,也不会感谢陛下,但我活在当下,我知道。”

        高启愚看向了身边的太监,来自宫里的宦官,名叫黄斌,是这次出使倭国的提举内臣,是陛下的陪练之一,一直在东缉事厂坐班,专门查文臣武将种种不法,是一名珰头。

        高启愚不怕自己这番话,传到陛下的耳朵里,因为这里面很多话,都是陛下自己说的。

        日后的大明不感谢陛下,可能是陛下龙驭上宾后的结局,而且陛下对此一清二楚。

        高启愚看着织田市目光炯炯的说道:“其实,你觉得是大明朝廷在瞒着百姓无恶不作,而不是压制沸腾的民意吗?你知道陛下收到了多少封愿意纳捐的请愿奏疏吗?我告诉你,一百八十四封!”

        “这些个势要豪右、富商巨贾们,最最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跟陛下对着干,不打不骂不动弹,还要阳奉阴违,谋求私利,唯独在灭倭这件事上,他们主动纳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