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得国之正,历代无出其右。

        大明不是大宋,大明这种国朝体制,高拱这么干,无法获得共识,这就代表着他名不正,言不顺,他就是架空了皇帝,他也需要出让更多的利益给晋党或者同样统治阶级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最终导致天下的问题更加严重。

        万历初年,天下困于兼并,一旦高拱成功,他只能出让利益获得士大夫们的认可,大明的田制就会形同虚设,最终天下危亡,张居正的下场可能是人亡政息,但,高拱的路线是必然失败的。

        张居正看到了,选择了自己这条路走到底,并且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万历皇帝能争气点。

        陆树声,就是在那个大决战之后的余韵中,把自己能做的一切都做了,他被张居正举荐为礼部尚书,到了朝中,处处跟张居正对着干,反对考成法、反对天子亲事农桑、反对向泰西大帆船征税、反对开海,他把能反对的一切都反对了。

        可陆树声实在是斗不过张居正,只能无奈致仕,关起门来做一个教书先生,培养一些举人进士。

        陆树声拼尽了全力,最终的结果是,他也在‘投献之家’的名单上,而且陆、林两家,都在其中,陆树声还能撑着站在皇帝面前,是仅存的士大夫风骨,不让他在皇帝面前失仪。

        陆树声看到名册的那一瞬间,瞬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等于白活了。

        堂堂嘉靖二十年的会元,天下闻名的才子,金榜题名时,也发誓要起衰振隳,可是最后到了人生的暮年,混到了两面不是人的地步。

        实在是令人唏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