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袁可立通过各种方式,买到了很多的杂报,其中就有历年的《格物报》,格物院格物博士所写,格物博士在检测北方四十三个地方,从卧马岗到河南的气温和降水量。

        从十七年以来的数据显示,气温在不断降低,降水在减少,这个检测消息,每年都会刊登,每次看,袁可立觉得自己脚心都是凉的。

        大明再不改变,这该死的天气,会让北方大面积减产,结果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揭竿而起。

        袁可立真的很害怕,他害怕大明生于大义,亡于不齿。

        大明太祖高皇帝出身卑微,父亲、母亲、兄长相继饿死,胡人窃据百年,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大明在一片废墟中建立,以穷民苦力揭竿而起夺得天下,这是生于大义,若是亡在百姓手中,就是亡于不齿。

        袁可立越想越兴奋,写完之后,睡了一觉,才察觉自己兴奋过头了,写的过于夸张,赶忙又重写了一遍,折中了一下,才交了卷。

        第三场是策问,就是五个维新实务的问题,让学子们自由发挥。

        五问分别是:汉武通西域与今之开海异同;

        海外拓殖,当效殷民迁洛邑之制,或行卫所军屯之法;

        新学与儒学何以共济维新;

        夷人与汉人争地,华夷之轻重,四海之缓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