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的估计,作为可以兑现,也就是可以兑换成万历通宝和万历银币的宝钞,每年贬值速度应该在0%到1%之间,而后随着五年换钞,恢复到0%,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万历宝钞被万民接受,最终完成大明纸币体系建设。
两年就跌了10%,户部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这个局面,朝廷发钞就是亏钱。
“倭国通行宝钞是如何解决的?”朱翊钧看向了张学颜询问倭国通行宝钞的情况。
张学颜言简意赅的说道:“倭国通行宝钞不能兑现,只能换钞,所以贬值不贬值,都和长崎总督府、幕府无关,亏的是倭人,不是总督府。”
大明朝廷因为过于讲信誉,才陷入了这样的困局之中。
张学颜是十分心痛的,万历宝钞就像一个孕育了十五年的孩子,历经千难万险,才艰难出生,还没有学会走路,看起来就要夭折了,而且张学颜思考了许多种方式,都不知道如何走出这个困局。
“先生以为呢?”朱翊钧看向了张居正,询问张居正的意见。
“臣计穷也。”张居正在文渊阁内,和张学颜就这件事,已经商量了数次,却始终没有一个可靠的办法来。
“次辅以为呢?”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
“臣亦计穷也。”王崇古赶忙回答道,他从头到尾都不怎么看好宝钞,他是保守派,在他看来,发钞不如出去抢银子!
他主张落日计划、新日运河,武装夺取富饶银矿,让更多的白银流入大明,解决钱荒,而不是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