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开始讲筵的时候,就曾经教过皇帝一个道理,曾子曰:君子思不出位。

        张居正说:君子和小人不同,君子所思虑的范围,绝对不会超过自己的的位置,都是力求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所在位置的职责,即:尽其本分,所当为之。

        作为左柱国、帝师、元辅、宜城侯的张居正,也在践行这句话,他所思所虑所为,都是大明该何去何从。

        诚然,他以考成法开启了万历维新的大幕,但所有的维新都要落到物质之上,吏治为开端,是保证政令能够推行下去,最终还是要物质变得丰富,维新才能真的成功。

        在张居正本人看来,他所代表的官僚体制改革,和王崇古所代表的生产力进步,官厂制更加重要。

        “我不认为先生是完全对的。”高启愚通过申时行的只言片语,知道了张居正所思所虑,思考之后,否定了张居正的看法。

        “果然逆徒。”申时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身为张党门生,申时行确实不敢大声说出,先生不是完全对的这句话。

        做了礼部尚书后,高启愚的思考方式,立刻上升到了礼法之上,礼法真的不重要吗?高启愚以为并非如此,只不过贱儒的表现太差了,导致礼法不被陛下重视而已。

        万士和这个礼部尚书做的就很好,陛下就很认可。

        高启愚摇头说道:“先生觉得,有了官厂,有了住坐工匠,这官厂三级学堂、身股制、工盟、转岗等等,时日久了,慢慢都会有的,我完全不认为,可能真的会有,可需要多久呢?五十年?一百年?但,绝对不是二十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