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官厂的规模不大,现在在建的官厂就有五十一座,大明工部直属官厂就高达七十余座,这人情过重,成了官厂扩大的阻碍。

        “匠人们对朕说,才能诉几句苦?朕身居九重,一年又能去几次官厂,又有多少匠人,能跟朕说的上话?”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朕去了,匠人们只会说些好话,生怕说了坏话,被人为难,也就是一些大的冤案,能跟朕说一说了。”

        “就依少宗伯所言,改制的事儿,吏部执行。”

        高启愚冲锋陷阵,背后是凌云翼的主张,是官厂改制的延续。

        “臣遵旨。”申时行见陛下做出了决策,也没有含糊,俯首领命,你高启愚出的主意好,最后功劳还都是吏部的,都是他申时行的功劳,挨骂的反倒是他高启愚。

        申时行输了,也不会输太多,作为元辅门生,皇帝的同门师兄弟,在这场百步竞争中,申时行的起点就是九十九步,高启愚的起点是负两百步,被座师开除门庭,不避讳,对皇权大不敬。

        所以朱翊钧说他俩在演戏,高启愚捞圣眷,申时行捞功劳。

        “陛下圣明。”高启愚见自己赢了,也没得志就猖狂,俯首归班。

        “凌次辅,官厂下次改制是不是就是工盟了?”朱翊钧看着凌云翼说道:“文成公心心念念,折腾了四五次都没成,这次匠人们工盟成立后,每次开匠人大会,都把会案送到御前来看。”

        “臣遵旨。”凌云翼俯首,回京这么久,他算是看出来,朝局为何这么稳当了,有陛下这个定海神针铁在,什么贱儒都翻不起浪花来。

        或许陛下早就看明白了工盟屡次失败的原因,就是王崇古的人情过重,但王崇古还在,这就解决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