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不同,他的眼前没有迷雾,他的目光洞穿了六百年的时间长河,他知道这么做一定是对的,他对前路从没有迷茫,他知道重金投入的回报是什么,远超投入的超大规模收益,利于整个大明。
“朕来想办法,少宗伯不必过分的焦虑。”朱翊钧仔细思索了下,忽然想到了申时行口中的庞然大物。
即便是垄断资本已经形成,在朱翊钧眼里,怎么看,都像是长得非常肥美,待宰杀的猪,穷疯了,一定会将屠刀挥落。
他意识到,在封建帝制下,超大规模的垄断资本,确实难以形成,盯着这头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他皇帝饿,官选官、势要豪右就不饿了吗?
况且大多数情况下,肉食者们总是,不饿也吃。
饿了才进食,那是动物,大明肉食者们,从来不觉得自己吃得多。
“陛下,如果不削减膏火银、无息银、营造之费,每多建一所学堂,就多一份支出,需要的银子,实在是太多了。”高启愚面色十分为难的说道:“陛下,这不是一时急缺,是一直缺,越营造越缺,丁亥学制越推行越缺。”
朱翊钧摇头说道:“可是减了这些,公学堂和私塾,还有什么区别呢?不都是老爷家的孩子们,才能读书识字?咱大明百姓也是人,当然朕明白你的想法,朕再缓思一下,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
高启愚是担心日后银子缺口随着丁亥学制的规模,越滚越大,削减这些,的确有陛下说的这些弊病,但日后税赋提高后,进行找补,从蒙学堂,到中学堂,额外增补。
“臣告退。”高启愚再俯首,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