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黎牙实认为是大明没有高超的制书工艺,导致书的质量很差。

        大明的纸张很薄,而且大明的墨也很便宜,非泰西的油墨。

        这完全是个误会,大明有非常精美的图书,三经厂印刷的所有《永乐大典简要本》、《西游记》等等都十分精美,更遑论皇史宬里放着的明实录,那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在大明生活了这么多年,黎牙实终于搞清楚了大明书质量差的原因,为了大批量制造。

        大明纸张做的很薄,这件事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大明和泰西的不同之处。

        纸张做薄,是一种极其高端的技术,是工匠们刻意为之,因为大明印刷,都是一面印刷、背面不印、中间折迭、线装封订成书,雕版比活字印刷的成本更低。

        泰西的书都可以两面印刷,对纸张厚度就有要求了,这样做,成本太贵了。

        大明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压低书的成本,降低雕版、纸张的价格,是为了降低书的价格,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大明人对书籍的普遍需求。

        大明的读书人实在是太多了,在京师有超过半数人识字,而整个大明,超过了两成人识字,就连大长篇百回本的,都已经成了市井小民的消费品。

        识字的人多、读书人多、书的消费需求大、更加精美同样更贵的书,显然无法适用于大明这种环境,而泰西识字的人少,读书的都是贵人,那自然怎么精美怎么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