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命。”赵穆抱拳离开了潞王府,带着一百二十名海防巡检,前往了金山城的大酒楼,金海楼。
这座酒楼也是金山城唯一的酒楼、青楼,里面的姑娘,来自大明、倭国、泰西,算是金山城为数不多的销金窟。
赵穆对案情已经非常熟悉。
万历十七年,陕西大旱,饿死了千余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了平凉府,但凡是大灾死亡人数集中,代表这个地方有极大的问题,彼时皇帝南巡,太子监国,平凉府饿殍大案,惊动了不视事的德王朱载堉。
朱载堉发了缇骑前往平凉府,饿殍案浮出水面,平凉知府被一个经纪买办说服,把府库全部掏空交给了经纪买办,经纪买办把银子都扔到了燕兴楼交易行的金银市,开始也赚了些钱。
金山城(今北美旧金山)、金池城(今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金船到港,金价暴跌,血本无归的经纪买办自杀谢罪,平凉府一应官员被斩首示众,其家眷全部被流放到了金山城(912章)。
流放到金山国的流放犯们,大多数都出身势豪乡绅之家,他们因为识字,到了金山城也颇受器重,久而久之,流放犯们组成的金山士族,就形成了。
这次跑马圈地、借机抬价生事的这些人,就是金山士族中的十六家。
简而言之,就是余孽。
此时金海楼昭德房内,灯火通明,来自南洋的轻油石灰喷灯一共十二盏,照亮了整个房间,十二名舞女在乐班的节奏中,翩翩起舞,在场的十数人身边都有美姬伺候。
只不过这些美姬,伺候的既不是酒水,也非美食,更非自己,而是一杆杆的烟枪,这些身穿绫罗绸缎的士族人家,都靠在一个软榻上,对着烟枪喷云吐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