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海捕虾的兴奋劲儿还没褪去,林宇就率先冷静下来。
五百多斤磷虾新鲜度极高,若处理不当,天亮前就可能变质,必须趁着夜色抓紧分类处置。
他召集众人在甲板上列队,指着堆成小山的虾桶,声音清晰:“小周、小虎负责分拣,把个头小的、破损的磷虾挑出来,单独装桶;大春哥、小海跟着我处理优质虾,一部分做鲜虾仁,一部分留着晒虾皮;所有人动作都轻着点,别把虾壳碰破,影响卖相。”
船员们立刻动起来。老周和小虎搬来两个大竹筛,将磷虾一勺勺倒进筛里,借着煤油灯的光仔细挑选:“这虾得按大小分,小的晒虾皮正好,大的做虾仁更值钱!”
他们把指甲盖大小的磷虾拨进蓝色桶里,这类虾壳薄肉嫩,晒出来的虾皮鲜味足;把拇指粗细、虾身完整的磷虾放进白色桶,留着做鲜冻虾仁。
另一边,林宇搬来提前准备好的大瓷盆,往盆里倒了些海水,王大春负责将白色桶里的优质磷虾倒进盆里漂洗:“小宇,咱这虾仁咋取?直接手剥还是用工具?”
“用竹刀刮,别伤着虾肉。”林宇从工具箱里拿出几把特制竹刀。
刀身薄而钝,既能划开虾壳,又不会割破虾肉。
他示范着捏住虾头,竹刀顺着虾腹轻轻一刮,完整的虾仁就落在瓷盆里,白嫩嫩的透着光泽:“每颗虾仁都得这么取,不能带虾线,不然厂里那边通不过验收。”
小海虽不善言辞,手上动作却不含糊。
他跟着林宇剥虾仁,剥好的虾仁立刻放进铺着碎冰的铁盒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