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板说得对,这订单确实是个机遇。

        要是能做下来,不仅能缓解资金压力,还能积累加工经验,以后再接到类似的订单,也不用手忙脚乱。

        至于设备,或许能想办法自己做简易的,比如用木板搭个烘干房,再装几个煤炉加热,虽然简陋,但说不定能凑合用。

        “罗大哥,我想试试。”林宇咬了咬牙,“订单我接了,设备的事儿我自己想办法。两个月时间,应该能弄好。”

        “好!有你这句话,叔就放心了。”罗老板的声音透着高兴,“我明天就把订单合同寄给你,你收到后签了字寄回来。设备的事儿要是遇到难处,也能跟我说说,我帮你打听打听有没有门路。”

        挂了电话,林宇站在村委会门口,晚风一吹,脑子清醒了不少。

        虾皮订单是机遇,也是挑战,烘干设备是最大的难题,但只要能解决,就能打开新的局面。

        突然,他拍了下脑门,忍不住笑自己:“真是急糊涂了,哪用得着非找现成设备?自己先做个简易的凑合用,不就行了?”

        他立刻在脑子里琢磨起简易烘干机的样子。

        用村里常见的木板搭个四方的架子,四周蒙上塑料布挡风,底部铺一层铁丝网,下面架上两个煤炉,再在顶部开个小口通风,这样煤炉加热的热气能在架子里循环,把铺在铁丝网上的虾皮慢慢烘干。

        村里老木匠手巧,找他帮忙搭架子,再去镇上铁匠铺打几个铁盘当煤炉的托盘,花不了多少钱,最多两三天就能弄好。

        就算这简易烘干机真不行,也还有后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