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们现在三天出一次海的频率,两个月下来,光攒下的虾就能晒出一千多斤干虾皮,再加上最后专门捕两天虾,五千斤的订单完全能凑够。

        “可不是嘛!”林宇茅塞顿开,“我之前还愁不够,现在想想,根本不用专门跑远海捕虾,家门口的渔场就能捞够。”

        村长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小子脑子活,肯定能把这事儿办好。要是搭烘干机缺人手,跟村里说一声,年轻人都愿意来帮忙。”

        从村长家出来,林宇心里彻底踏实了。

        月光洒在海面上,泛着银辉,他望着远处的渔船,嘴角忍不住上扬。

        虾皮订单的难题,就这么被拆解成了“搭简易烘干机”“用老法子备用”“攒日常虾获”三步,每一步都切实可行。

        回到家,王玉芬还在等他吃饭,林宇一边扒拉着米饭,一边把自己的计划说了:“明天我就去找老木匠搭烘干机,再去镇上买煤炉,等设备弄好,咱们就开始攒虾皮,肯定能按时交单。”

        林宇刚说完明天找老木匠搭烘干机的事,王玉芬手里的筷子顿了顿,眉头当即皱了起来:“找老李师傅啊?那你可不能空着手去。”

        她放下碗,语气带着几分郑重,“老李师傅那个人脾气怪得很,虽说手艺好,可讲究‘礼到心到’,你空着手上门,就算把话说得再好听,他也未必愿意接活。”

        坐在旁边的二妮也跟着点头,手里还在剥着刚煮好的花生:“妈说得对!去年我两资格想找他打个衣柜,就空着手去了,老李师傅直接说‘没空’,后来亮子哥拎了两斤虾皮、一瓶米酒过去,他才松口。而且他认人不认钱,要是看谁不顺眼,就算给再多钱,他也扭头就走。”

        林宇愣了愣。

        他只知道老木匠老李手艺好,却没听说过这些讲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