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和王玉芬坐着马车,一路颠簸,终于到了市里。

        城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行人来来往往,各种叫卖声交织在一起。

        他们四处打听,终于在一条略显偏僻的小巷子里,找到了一家打大碴子和苞米面的地方。

        那是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的围墙是用土坯砌成的,有些地方已经掉了泥块,露出里面的土芯。院子门口挂着一块有些破旧的木板,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打苞米加工”几个字。

        走进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老旧的机器,机器上满是油污和灰尘,看得出已经使用了好些年头。

        机器旁边,堆着几袋等待加工的苞米,袋子破了好几个洞,玉米粒从洞里漏出来,洒在地上。

        院子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盛粮食的簸箕和箩筐,有些已经破损不堪。

        此时,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打大碴子。

        大概有七八个人,他们或蹲或站,脸上带着朴实的神情。

        有的人手里拿着旱烟袋,吧嗒吧嗒地抽着,吐出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飘散;有的人则聚在一起,小声地谈论着今年苞米的收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