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时空。
此时深秋的华北平原,天高云淡,但风中已带着凛冽的寒意。
某处戒备森严的训练场上,引擎嘶吼,履带铿锵,卷起阵阵黄尘。
一支坦克部队正在接受装甲兵司令部组织的战备检查,空气里弥漫着柴油味和临战的紧张。
几位首长站在简易观摩台上,举着望远镜,神情肃穆。为首的是一位身材结实、面色黝黑的老军人,眼神沉静如古井,却透着能穿透一切的锐利。
他是新成立的装甲兵司令部负责人。
场下,一辆辆美制M3A3斯图亚特和日制九七式坦克排成进攻队形,进行着战术演练。
跨越障碍、爬坡越坎、靶场急停射击…多数坦克运行顺畅,动作干脆,其中尤以2师2团的车辆表现突出,无论是机动性还是射击后的复位速度,都显得保养得宜,状态饱满。
老首长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参谋淡淡道:“部队的士气不错。尤其是那个团,”他朝周团长的方向扬了扬下巴,“车况保持得很好。眼下这个光景,能做到这样,不容易。”
一旁的参谋立即应道:“是!首长,那是坦克2师的2团所部。他们团在装备维护上,近期下了很大功夫。”
参谋手里可是有着部队坦克妥善率,能有多少量坦克可以出动,他是非常清楚。
演练结束,首长一行人走下观摩台,径直来到坦克集群前。周团长早已肃立敬候,敬礼报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