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和朱雄英对视一眼,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刚到盐场入口,就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走来——为首的人穿着明黄色常服,面容温和却自带威严,正是当朝太子朱标。
他身后跟着数十位官员,个个穿着青色或蓝色官袍,腰间挂着不同的印信,竟是两淮、两浙、芦台、山东、福建、河东六大盐运司的都转盐运使,还有几位巡盐御史。
“哟!丧标你怎么来了?”朱高炽见到太子标也颇为惊讶。
朱标上前笑着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听说你在这儿搞了大动静,连南京的奏章都堆成山了,索性带这些大人来看看,你到底把芦台盐场改成了什么样。”
朱高炽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芦台盐场“改煎为晒”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不少官员以“不顾民生”、“擅改成制”为由上奏弹劾,说他强行推行新法,导致盐税锐减,灶户们没了生计。
太子朱标不愿听一面之词,更想为两个孩子撑腰,便索性召集了全国六大盐运司的高官和巡盐御史,亲自带着他们来芦台盐场“眼见为实”。
那些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们下车后,目光扫过盐场,脸上满是惊讶——原本密密麻麻的土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盐田堤坝,蒸发池里的海水泛着波光,灶户们虽忙碌却不见往日的麻木,反而个个眼神发亮,这哪是“灶户无以为生”的样子?
两淮盐运使李成谦是出了名的保守派,之前弹劾朱高炽最积极,此刻他皱着眉问:“皇孙殿下,老臣听闻您废除煮盐旧法,推行什么晒盐法?可祖制沿用千年,您这样贸然改动,万一晒不出盐,耽误了全国的盐税,可不是小事啊!”
芦台盐运使张文华也附和道:“是啊殿下,煮盐虽苦,却能保证产量。这晒盐全看天候,若是遇上阴雨天,盐田岂不是要荒废?”
第532章突发!太子标赶来撑腰!
朱标没等朱高炽开口,先接过话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大人、张大人,本宫今日带诸位来,不是来质疑的,是来看看实情。诸位不妨先随朕走走,看看这盐田,问问这灶户,再下结论不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