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朱标率先走向盐田,朱高炽连忙跟上,为众人讲解:“诸位大人请看,这些盐田都是按统一规格建造,蒸发池负责浓缩海水,结晶池负责析出盐分,池边的刻度能精确计算水位,确保海水浓缩到最佳程度再转入结晶池,绝不会浪费。”
他指着一块即将达到“浓缩线”的蒸发池:“这块池的海水引入已有五日,如今水位已降过半,按当前的日照和风力,再过三日就能转入结晶池,不出十日,就能晒出第一批盐。”
李成谦还是不信,走到一个正在清理引水道的灶户身边,问道:“你老实说,这晒盐法是不是让你们没了活路?之前煮盐还能换口饭吃,现在是不是连饭都吃不饱了?”
那灶户正是老陈,他直起腰,看着李大人,声音洪亮地说:“大人这话说的不对!以前煮盐,咱们从早到晚守着铁锅,累得半死也只能换点掺沙子的粗粮;现在殿下让咱们修盐田,不仅管饱饭,还说以后晒出盐来,给的盐价比以前高两倍!咱们现在干活有盼头,哪会没活路?”
旁边几个灶户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是啊大人!殿下还给咱们发口粮,顿顿有白面馒头!”
“以后晒盐轻松,咱们还能种点地,再也不用守着铁锅了!”
巡盐御史王芳见状,忍不住问:“可若是晒不出盐怎么办?你们就不怕吗?”
老陈梗着脖子道:“怕!怎么不怕?可殿下说了,就算失败了,也不让咱们受苦!再说了,咱们这辈子苦够了,就算为了孩子,也得试试!总不能让孩子跟咱们一样,一辈子当灶户!”
官员们听着灶户们的话,看着盐田规整的布局,又看了看黑板上详细的水位记录,脸上的质疑渐渐变成了惊讶。
之前弹劾朱高炽的几位官员,此刻也有些尴尬——他们本以为朱高炽是“年少轻狂”,却没想到他不仅有章法,还真的赢得了灶户的支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