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逐利,这是人性,闲置资本的这三种转化方式与道德无关。
怎样走,完全是企业主对待钱财的态度和胸怀格局所决定的。
‘胸无大志’的吴楚之打算走第三条路,所以果核里的两大研究院才会是他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所在。
是的,萧玥珈的奎森特基金会很赚钱,可是也只是钱而已,而且赚来的钱却是反向流动回到国内实体的运作里。
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在经济学的属性上有高低,甚至于贵贱之分。
但是放在个人身上,特别是在华国的思想体制中,却是相反的存在。
同等身家的金融家与产业家,在华国,二者的话语权是完全不同。
无他,因为华国的立国理论早已指出了,‘产业家种树,金融家摘果’。
银行、基金、投资公司这些机构往往关心的不是生产、营销、经营品牌,而是尽可能快地将企业股份低买高卖、赚取差价。
不加节制的金融衍生产品崩溃会引发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坍塌,进一步连累实体经济遭灾受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