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血雨
崇祯十七年(1644)十二月初,荆襄腹地,宜城。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凛冽的北风卷过凋敝的田野和残破的村落,发出呜呜的悲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焦糊味和……新鲜的血腥气。
曾经还算富庶的宜城县,如今笼罩在一种名为“大西”的恐怖阴影之下。张献忠的“行辕”占据了县衙,大堂上,那张象征权力的虎皮座椅上,此刻坐着的不再是朝廷命官,而是浑身散发着戾气的“八大王”。
“粮呢?!老子要的粮呢?!”张献忠一脚踹翻了跪在堂下的宜城“伪知县”(原县丞,被汪兆龄临时推上去的),须发戟张,唾沫星子喷了对方一脸,“三天!老子给了你三天!十万石粮!人呢?粮呢?!都他娘的喂狗了吗?!”
那伪知县抖如筛糠,磕头如捣蒜:“大…大王息怒!非…非是下官不力啊!实在是…实在是那些大户豪强,阳奉阴违!暗地里把粮食藏得严严实实!小的派人去征,他们…他们就推说遭了兵灾,颗粒无收啊!周家…周家那个老东西,还…还让人把小的派去的兵给打了!”
“周家?”张献忠眼中凶光爆射,猛地站起身,“哪个周家?敢打老子的人?!”
汪兆龄连忙凑近低语:“大王,就是宜城首富周守仁,家有良田千顷,城里有大粮仓三座。此人素来刁顽,在本地树大根深,是块硬骨头。”
“硬骨头?”张献忠狞笑一声,露出森森白牙,“老子专啃硬骨头!传令!孙可望!点齐老营三千精锐!再带上那些新收的‘屯田军’(裹挟的流民)!跟老子去周家庄!老子倒要看看,是周家的骨头硬,还是老子的刀快!”他一把抓起靠在椅边的九环大刀,大步流星向外走去,边走边吼,“告诉弟兄们!破了周家庄,里面的粮食、金银、女人,除了老子要的粮,剩下的…谁抢到就是谁的!”
川东,白帝城,经略府议事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