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之噬
崇祯十七年(1645)二月末,豫南,舞阳。
寒风卷着沙砾,呜咽着穿过舞阳县城残破的垛口。这座饱经战火的小城,城墙坍塌了大半,箭簇和弹痕在砖石上留下密密麻麻的伤痕。比起已成死域的叶县,舞阳好歹还竖着半面城墙,城内尚存几分苟延残喘的活气——直到张献忠残部的铁蹄踏进城门,这点可怜的生机瞬间被碾得粉碎。
县衙大堂内,血腥味、汗臭与劣质烧酒的气味混杂在一起,弥漫着令人作呕的焦躁。张献忠赤着上身,胸前包扎伤口的麻布渗出暗红的血渍,顺着狰狞的伤疤蜿蜒而下。他脸色蜡黄如纸,眼窝深陷,昔日嚣张的气焰被一种濒临疯狂的戾气取代,如同被逼到悬崖边的受伤野兽,浑身都透着毁灭的气息。裕州“黑风口”的惨败如同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他北进中原的狂热幻梦。数万精锐葬身山谷,堆积如山的辎重化为灰烬,沿途裹挟的流民跑得十不存一!如今跟随他逃到舞阳的,不过是些被打残了建制、惊魂未定的两三万残兵败将。
“废物!都是废物!”张献忠的咆哮声嘶哑而暴戾,他抓起案上的粗陶碗狠狠砸在地上,碎片四溅,“孙可望呢?!汪兆龄呢?!给老子滚进来!”
孙可望和汪兆龄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堂,两人同样狼狈不堪。孙可望的铁甲缺了个角,手臂上缠着渗血的绷带;汪兆龄的绸缎棉袍被划破数道口子,脸上沾满烟灰与尘土。孙可望低着头,脖颈几乎贴到胸口,不敢看张献忠那双吃人的眼睛。汪兆龄则脸色惨白,双腿打颤,仿佛下一秒就要瘫倒在地。
“大王息怒...”汪兆龄的声音刚起就被打断。
“息你娘的怒!”张献忠一脚将上前半步的孙可望踹翻在地,九环大刀的刀尖猛地戳到汪兆龄鼻尖前,寒光映得他瞳孔骤缩,“你们不是说李瞎子后方空虚吗?不是说中原唾手可得吗?那黑风口埋伏的是谁?那漫山遍野的杂种是哪来的?!老子的精锐!老子的本钱!都让你们这两个蠢货葬送了!”
“是...是属下失察!”汪兆龄“扑通”跪倒,声音带着哭腔,“未曾料...未曾料李闯溃兵与地方土寇、乡勇竟能联手...更没探明郝摇旗的骑兵动向...属下罪该万死!”
“万死?死一万次也抵不了老子的损失!”张献忠胸膛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如同要滴出血来,“现在怎么办?粮呢?兵呢?老子拿什么东山再起?!拿什么回荆襄?!”
“大王!”孙可望挣扎着爬起来,甲胄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舞阳虽小,总比在荒野里强!城中尚有存粮!富户也还有些窖藏!只要...只要肃清城内反抗,整编残部,尚能...尚能支撑!”
“支撑?”张献忠狞笑一声,嘴角咧开狰狞的弧度,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好!那就肃清!整编!”他猛地一挥刀,刀锋划破空气发出尖啸,“传令!关闭四门!给老子挨家挨户地搜!所有粮食、金银、布匹、铁器,一粒米一根针都不许放过!胆敢藏匿者,杀全家!所有青壮男丁,不管愿不愿意,全部抓来充军!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都给老子拿起刀枪!违令者,杀无赦!城里的富户,给老子集中到县衙来!老子要亲自审问他们的粮仓地窖!”
这道灭绝人性的命令如同死亡的丧钟,瞬间笼罩了舞阳全城。哭喊声、哀求声、砸门破户的巨响、士兵的呵斥与狞笑顷刻间撕碎了小城的宁静。张献忠的残部彻底撕下了所有伪装,露出了流寇最原始的掠夺本性。他们踹开民宅大门,将粮缸翻倒在地,用长矛挑破被褥寻找藏匿的财物,把哭喊的孩童扔到地上,拖拽着尖叫的妇人...这些败兵不再是“王师”,而是一群绝望的野兽,只想在毁灭前尽情发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