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迤逦前行,历经月余,终于抵达了通州码头。

        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北地的风沙,而是湿润水汽与无数人声、货声、船笛声交织而成的喧嚣热浪。

        运河如一条巨大的动脉,横亘于大地之上,千帆竞渡,舳舻相接,码头脚夫如蚁,货物堆积如山,一派南国漕运重镇的繁忙景象。

        北地的车马到了这里,便显得格格不入了。

        赵猛寻了处可靠的车马店安置好马匹车辆,接下来的路程,便需换乘水路,沿运河南下扬州。

        码头上船只林立,各色人等混杂。

        有官船威严驶过,有商船满载货物,更多的是搭载旅客的客船,船主伙计们吆喝着招揽生意,其中不乏欺生宰客、甚至暗藏祸心之辈。

        赵猛经验老道,并未急于寻船,而是先打探了一番行情,又亮出了安平郡主所赐的手令和之前那位感恩戴德的刘驿丞所写的推荐信函。

        几经比较筛选,最终以公道的价格租定了一条中等大小的客船。

        船主见对方虽是军爷打扮,却行事有度,且有来历,不敢怠慢,安排的船舱虽不奢华,却也干净稳妥。

        登船那日,林望舒抱着已长出绒毛、活泼许多的忠伯,在抚剑和青溪的护卫下上了船。

        赵猛指挥着护卫将行李物资一一搬运妥当,又仔细检查了船只前后,安排了轮值守夜的位置,方才令船家启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