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两个人距离继续缩小。

        卡特的右臂开始向前推送时,肘部先向内收再向前伸,形成一个“弧形轨迹”。

        这个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让棒体前端比后端高2厘米,刚好对准布雷克“掌心微仰”的接棒手型。

        此时他的右手腕保持3度向上倾斜,避免棒体水平推送导致“卡棒”。

        同时布雷克的右手做了个“主动迎棒”动作:手腕向上翻起5度,掌心与棒体的夹角从90度减至85度,接触面积从70%增至90%。

        这种“递棒主动调整+接棒主动迎合”的配合,让棒体在接触前就已处于“最佳对接姿态”。

        当棒体前端触碰到布雷克的掌心时,两人的指尖同时产生“压力感知”。

        卡特的食指和中指能通过皮肤触觉判断棒体与布雷克手掌的接触位置。

        如果接触点偏左,他会微调手腕向右送0.5厘米。

        如果偏右则向左调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