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仍保持着70%的收缩力度。

        像一条绷紧的腰带固定着骨盆。

        而腹斜肌则随着摆臂做细微的交替收缩,每一次左臂前摆时左侧腹斜肌收缩幅度增加5%,刚好抵消右臂回收时的轻微失衡。

        下肢的衔接更见天赋。

        接棒瞬间他的左脚正处于落地缓冲阶段,前脚掌扒地的力度没有因接棒动作减弱分毫——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像被压缩的弹簧,在脚掌接触地面的0.1秒内完成“收缩-回弹“的转换。

        更关键的是股四头肌的状态。

        之前接棒时会因注意力集中在手部。

        导致大腿前侧肌肉短暂松弛,步频会掉0.2步/秒,而现在布雷克的股四头肌肌电信号显示,接棒瞬间其激活度仍维持在90%的高位。

        这种“全身肌肉无死角激活“的能力,让他接棒后第一步的蹬地力度与接棒前毫无差别,步长从预跑0.7米向1.0米过渡时,膝关节弯曲角度从130度增至140度的过程流畅得像流水——

        没有丝毫卡顿。

        就像他的身体早已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发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