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城外风萧萧,英雄闭门不相见。
元军压境百姓苦,难道将军心不怜?
合纵抗元功在己,莫待国破悔万千!”
诗句传入城中,百姓们纷纷驻足倾听,不少人甚至跪在城门下,请求方国珍接见萧琰。方国珍在城楼上听到诗句,又看到百姓们的请愿,心中终于动摇,下令打开城门,邀请萧琰入城。
大殿之上,方国珍直言不讳:“萧参军,我浙东义军虽有三万兵力,但元军在浙东部署了五万大军,若与你们联手,一旦战败,我浙东之地便会化为焦土。你如何保证,联手之后,我浙东义军能安然无恙?”
萧琰从容答道:“方首领,若不联手,浙东义军迟早会被元军消灭,这是其一;其二,‘忠义军’与红巾军已约定联手,待三路大军同时出兵,元军必首尾难顾,浙东的压力自然会减轻;其三,我愿以‘忠义军’的名义立下文书,若浙东义军因联手而遭受损失,‘忠义军’愿出兵相助,且供给粮草三年。”
方国珍沉吟片刻,最终点头同意:“好!我相信你!待韩林儿的红巾军准备就绪,我浙东义军便出兵配合!”
萧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再次吟出诗句:
“浙东城内定盟约,三路义军气吞霄。
待到大军齐出征,定叫元廷尽飘摇!”
方国珍闻言,也不禁抚掌赞叹,当即命人备好酒宴,与萧琰共庆盟约达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