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里的火塘燃着松木,噼啪声中,长老往他碗里倒了米酒:“萧大人三顾茅庐,就为说动我们归顺?”

        “不是归顺。”萧文轩将带来的种子袋推过去,“是想请长老看看,这改良过的稻种,能不能在山里种活。”

        他从怀里掏出图纸,上面画着引水渠的样式:“官府可以出银钱,让瑶民和汉民一起修渠。明年秋收,按出力多少分粮。”

        长老眯起眼睛:“就凭这些?”

        “还有这个。”萧文轩解开包袱,露出里面的活字印刷版,“陛下说,瑶民的山歌可以刻成书,供子孙传看。”

        火塘的光映在长老银白的胡须上,他沉默良久,忽然拍了拍手。竹楼外传来银铃声,阿鸾低着头走进来,脖颈上的铜鼓吊坠已换成普通的银链。

        “她父亲当年确是被冤杀。”长老的声音带着沙哑,“侬智高用蛊毒控制她,如今毒解了,该让她自己选去处。”

        萧文轩望着窗外的雨帘,忽然明白女帝让他来柳州的深意。有些仗,从来不是靠刀枪打赢的。

        次年春,柳州府的梯田里插满了新秧。萧文轩站在渠边,看着瑶民和汉民一起引水灌田,青竹在旁递过奏报:“镇南王说,老挝国王已同意引渡侬智高。”

        他接过笔,在奏稿上添了句:“请陛下下旨,在柳州设土司学堂,教授各族子弟读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