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学 > 综合其他 > 凡尘纪 >
        然而,对小石头而言,这却是人生的巨变。他正式脱离了凡胎,拥有了微末的神通,虽然只是能让身体轻健些,力气大些,但已是云泥之别。他对陈凡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修炼陈凡改良后的功法更是勤勉不辍。

        陈凡对此乐见其成。小石头的存在,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验样本,验证着他对于这个世界修炼体系优化思路的正确性。同时,一个拥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助手”,也能帮他分担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他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重点,已然放在了那几块下品灵石和“火球术”的原理上。

        夜深人静,油灯如豆。

        陈凡面前的工作台上(其实就是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摆放着几块下品灵石、那些从腐骨沼提炼的“沉星铁”锭、以及一些打磨好的导能矿石片和兽筋。旁边,还摊开着那本《低阶法术概要》,火球术的灵力运行图谱被他用炭笔在旁边进行了大量的注释和修改,布满了各种箭头、公式和能量流方程。

        “直接模拟火球术的能量结构,需要精确的灵力控制,此路不通。”陈凡凝视着图谱,指尖轻轻敲击石板,“必须转换思路……将灵石视为能源,设计一个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

        他的构想,是一个单发的、一次性的“灵能脉冲装置”。核心在于如何安全、可控地将灵石内的能量引导出来,并塑形成具有破坏力的脉冲。

        “关键点一:能量提取。不能直接破坏灵石结构,那样会导致能量瞬间失控爆炸。需要一种温和的‘撬动’方式……”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导能矿石片上。这些矿石虽然导灵性远不如专门的导灵材料,但胜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他选择了一种结构最稳定、杂质最少的薄片,开始用磨尖的沉星铁碎屑,在其表面刻画极其细微的纹路。

        这不是阵法符文,而是他基于对电磁感应和压电效应的理解,设计的微型“能量感应线圈”和“触发开关”。纹路细如发丝,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会失效。陈凡全神贯注,呼吸近乎停滞,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凝聚在指尖,动作稳定得如同机械。

        “关键点二:能量塑形与聚焦。提取出的能量是发散的,需要约束和定向……”他拿起一小块沉星铁,开始小心翼翼地将其内部掏空,打磨成一个一端开口、内壁极其光滑的喇叭状圆筒。沉星铁对能量波动的天然微弱屏蔽和反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约束能量流的方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