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篇新年贺词得到了厂方的普遍认可。在开工那一刻,各车间的广播里都响起了杨总那北方军人的浑厚与洪亮的声音。大家都认真听取冠花***具有鼓动性的讲话。我们想到,杨总一字未改的朗读了我辛辛苦苦写的那篇讲话稿。此时,车间主任已经换了一位中年女人,靠在其他车间做指导工过来做主管的,我们亲切地叫她梅姨。原来的主任已经移民到美国,跟异国丈夫团圆去了。此时此刻,我胸部咚咚咚地跳个不停。直到梅姨问刘闯:小刘,你知不知道这是哪个跟杨总写的讲话稿呀?
刘闯说:不知道,梅姨,这稿子怎么啦,写得不好吗?
梅姨说:我就是说写得好呢,以前从来没有听见在杨总开工之日,有这么正规地讲过话呢。真是有意思,这可能因为苏副书记来了,要有创新。
我听见梅姨说,这位苏副书记有可能来接杨总的班。杨总年龄过了六十岁,身体有病,还经常吃药,他的儿女们都劝他休息,可是他舍不得将一手创办的企业托付给几位副厂长,其实就是不放心,近年来几次想辞职休息,都没有被上级批准。上级领导说:你好久把接班人物色到就安心休息。于是杨总在各个基层单位选人,最终就找到这位姓苏的青年人。苏副书记在大学里是学习企业管理专业的,对生产管理、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都很内行,之前在区政府企业局做股长,来我们厂是下派,很有发展前途。他很多想法,杨总都认可。梅姨介绍后,我对苏副书记了解了一些。
晚上,我写下了如下一段文字:
经过了一年多的煎熬,车间的工艺流程基本熟悉,经济上也比较宽裕,在银行的账户上有五千的存款,以老家的说法,是半个万元户,按照当时的物价,在县城里可以买一套房子。在新年第一天上班,办公室通知我到厂部,新来的厂党支部副书记苏先生告诉我一个好消息说:你来厂里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与熟悉,不再需要再待在车间做基层企管,该到了走出来,进入厂部工作的时候了。,经过领导层研究,报杨总同意,你可以暂时做些厂部的宣传工作,写些信息,墙报等文章,协助工会和团委做些工作。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这是我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但对我也是一个挑战,其他不说,关键问题是我咽炎问题,一直是的心病,稍微一感冒,就疼痛,会嘶哑,还会失声。这是我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一天中午,我在广州文化宫大门外的墙壁上看见一则治疗咽炎的广告,还得知了电话号码,便打算试一试。一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只担心第二个问题。做社会工作,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敢于抛头露面,可恰好就是我不擅长的。我的胆子小,人多了会怯场,会红脸,会紧张得失语。我认为这个与第一个问题有关联。只要把咽炎治愈了,信心一下就足了。只要有自信,不悲观,底气足了,胆儿不是一下就大了许多吗?
在其位谋其政。根据以前的经历与经验,只要厂方给我一个位置,一个平台,有了一席之地,就有展示的机会。面临的第三个挑战,自己自从来到厂里,就一直泡在车间里,与流水线打交道,加班时间多,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写过好多文字,有时连日记都没有记下,荒废了写作,估计写作思路远不如前。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磨炼功夫,找回以前那股劲头,做到有备无患。因为我一直信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机会来等人。要写也不是漫无目的的训练。要先买些相关的新书来,读一读,学一学,练一练。还要深入社会,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与广大工人打成一片,观察她们,了解她们,关心她们,帮助她们,在感情上达到相通,收集一定的素材。要克服以前那种把自己关起来,足不出户,与群众隔绝,彼此之间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还有就是要抓住时机,与厂领导及中层干部加大接触的机会和频率,在工作上提出建议,增大自己露面的机会,做出实绩来,得到大家的认可。决不能孤芳自赏,固步自封。
想必,自己要改变自己的环境,还是具有一些优势的。自己在认真总结时,找到了一些优点。一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爱学习,爱劳动,正直无私,心底善良,追求进步,乐于助人等等。文凭就不用说了,在厂里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寥寥无几。至于仪表形态还算过意得去,至少不是丑八怪。
既然如此,机会来了,我哪有不紧紧抓住之理呢?此时不努力,奋起直追,更待何时呢?
我怀着必胜的信心,在离开车间前的日子,克服着自己的一些冲动,一些欲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老乡同事,为走出去做一些前期准备。这里包括与张涵英的私会都尽减少与避免。我担心同事们拿这个私事说事,节外生枝。有天晚上,小张找到我说有事谈一下。我按约定的地点,还是在天楼的路灯下。她黑着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最近好像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了,难道是心里有别的姑娘吗?你要是觉得我在这里不方便,只要你说出来,我可以让位。我理解你的难处。不过,你要说实话,不能总是瞒着我,我心里不舒服。
我被迫跟她说实话:我对你还是那样,一点没有变,唯一需要告诉你的,就是目前厂里领导层在考察我,准备调出车间进入写字楼,这个我没有跟人说起,需要你保密。苏副书记跟我谈了话后,我就在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认为我变了吗?
小张脸色一下就阴转晴了:对不起,是我误会了,你要高升,是好事,我先祝贺你,说明这一年多来,你的努力没有白费。你放心,以后,我就不来打扰你的工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正当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之时,几乎想入非非。正月末,接到一封老家来的加急电报:大哥病危带泓速回。这时,我头一阵发麻,泪水一下就涌出来了。得知大哥病危的坏消息,我应该立即告知在深圳打工的泓儿。她的大哥的大女儿,唯一成了人的孩子。我从车间打长途电话过去,好几次连续打,一直没有人接电话。我焦急万分。我只好去新市邮局发电报。我好几次都想直接回老家,不管她了,可转来一想,她是大哥的直系亲属,我不把她找到带回去,会让父母和她母亲不安的,所以我几天来尽力寻找。总算没有回音。三天后又接到一封电报:大哥病故带泓速归。
我泪如泉涌。跑到卫生间大哭一场,宣泄我的悲痛之情。刘闯从我放在办公室桌上的电报得知,我家里出大事了。我平时给他说了一些家里的情况,也知道大哥跟的十指连心,这对我打击太大了。他来到卫生间劝我: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我时而想起大哥的音容笑貌,让我内心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刘闯不停地帮我给泓儿打电话,总算接通了,他告知了她父亲病故的噩耗后,嚎啕大哭。我从刘闯手中接过话筒,带命令式的口气说:马上买车票到广州火车站,我立即去回家的火车票,一起回家吊唁老哥。她强忍住悲痛说:我现在身上没有钱,怎么回去?
我立即说:只要你回到广州火车站就可以了,来回的车子和吃住我包干,你这次不回去,就永远都不需要回去了。我把话说得特别硬,他便答应马上动身来广州等我。
我强力克制自己的乱如麻的情绪,带着电报向苏副书记请了十几天假,另外在征求了张涵英的意见后,也代她请了假,两张假条上都签了同意二字,我就马上到火车站买了回老家的直达火车。我第一次在淡季买回家火车票,比春节好买多了。排队没有站好一会儿就到了窗口。我与张涵英收拾好行李,赶去火车站等泓儿。我们在候车室等久了,轮流出来看泓儿来了没有。
我的悲痛丝毫没有减弱,时不时地想起大哥,便时不时地流泪。张涵英还劝我:你就不要经常回忆以前的生活片段,那样就会解脱一些悲伤之情。他还时不时地偎依在身旁,用温柔来消除我的痛苦。这是一个女人在男人最需要的时候用的最灵的一招。我是文学爱好者,她也是最喜欢读文学作品的人,都懂得这一点。
几个小时后,泓儿总算出现在候车室门口。我们再等一会就上车了。我将二人介绍后,她们相互示意,表示认识了。我没有责备泓儿。一路上该吃该喝,我们都没有吝惜身上的钱财。只是吃起来没有一点味道。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大众文学;http://www.jf6666.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