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自被平调为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专司教导新归宗的皇子袁易,便成了袁易郡公府上的常客,每日辰时初刻入府授课,直至午时方下值归去。
袁易特意将内书房“立身斋”东侧的清雅厢房拨予了林如海,作为林如海日常办公、备课、休憩之所。
此刻,正院里那场拿人风波甫定,被五花大绑的太监顾宝安已被押下看管,滂沱大雨则无歇息之意,哗啦啦冲刷着郡公府,水汽弥漫。
袁易并未更换身上的郡公朝服。一身朝服虽经雨淋,实则仅肩头袍角略沾湿痕,并无大碍。而他心下计议已定,待雨势稍歇,便亲自押解顾宝安前往内务府,面见总管内务府大臣和庄亲王,传达泰顺帝严惩之口谕。
他自行撑着一把伞,穿过雨幕,步入“立身斋”院落,见师傅林如海正负手立于厢房檐下,凝神望着院中雨落之景,似在沉思,又似在等候。
袁易加快步伐,走至檐下。
林如海闻声转头,见是袁易,忙欲躬身行礼。袁易却抢先一步,执学生之礼,恭敬道:“先生。”林如海见他如此,不再拘泥虚礼,含笑颔首。
袁易引着林如海步入斋内。
丫鬟香菱取过袁易日常惯用的一只雨过天青釉茶杯,斟了七分满的香茗,又另取一青瓷盏,也为林如海奉上了香茗。
林如海与袁易相处日久,彼此已熟稔亲近,兼有师徒名分,自无须过分客套。他接过茶盏,呷了一口,暖茶入喉,旋即笑问道:“瞧四爷神色,今日入畅春园请安,想必一切顺遂?可有何新鲜见闻?”
袁易亦饮了口茶,将今日畅春园之行细细道来。从于澹宁居面圣、请示惩处顾宝安、乃至蒙赐早膳,直至前往清溪书屋向太上皇请安,其间太上皇如何临时起意,考较那两个由《周易》引发的问题,以及自己如何斟酌奏对,原原本本,说与林如海知晓。他记性极佳,复述问答,几无遗漏。
林如海凝神静听,手中茶盏久久未再就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