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一条海运漕粮只能装600石?”朱翊钧看着奏疏,才知道当初王宗沐和梁梦龙到底有多难。

        “那时候,梁梦龙和王宗沐被朝士攻讦,王宗沐到京找先生游说海运漕粮不能停,还被先生训斥了,唉。”冯保说起了当年的往事,因为漕粮船翻船漂没,张党内部曾经爆发了一次内讧。

        “哦?”朱翊钧露出了对八卦的好奇。

        王宗沐大骂张居正不支持海运漕粮就是国贼,这么省钱的事儿,对于财政困难的国朝而言,就是天大的好事,张居正解释,本来就是力排众议,结果船翻了,只能等一等。

        最后谁都没说服谁,双方不欢而散。

        海运漕粮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京杭大运河这个大动脉本身,大明已经围绕着河槽,形成了一整套稳定的政治、经济生态,轻易变法,对沿河州县都会造成极大的冲击,百万漕工衣食所系,莫概如此。

        当时还不是首辅的张居正,已经没有余力继续支持海运漕粮了,但王宗沐还是把张居正骂作了国贼。

        隆庆四年,淮安到天津卫的海运,一共有船436只,一艘船用银290两,总计花费了12万两白银打造了海运漕粮的船只,一次运送漕粮201150石粮食,每艘六百石,而每一次运费大约为三万银左右。

        相比较河槽的恐怖开支,三万银真的不多了,一艘海船的运载量等于两艘河船,运费却只有四分之一不到。

        而且河槽一年要占用四个月的水道运送漕粮,而一石粮运到京师,在路上因为各种理由损耗,运费高达三石,一石漕粮三石之费,海漕极大程度的降低了运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